昨日,記者采訪多家超市負責人。他們稱,商場也一直建議消費者買回家后最好再加熱。
中午過后熟食檔還擺得滿滿的,熟食標簽不見生產日期、或寫著“見電子磅秤”“當天”,銷售人員不戴口罩手套賣熟食、顧客隨意拿起熟食揉捏、湊近聞味道……
廣州超市熟食六成不達標,而且涉及的商家不乏知名大型企業,讓很多市民咋舌。記者從多家大型超市了解到,被檢不合格的食品品種已作撤場處理。不過,記者連日暗訪多家超市熟食銷售情況,卻發現衛生狀況、標識等依然堪憂。更有知情人士爆料,很多超市后臺的加工間并未能完全規范操作,導致生熟用具交叉使用等。
地點一 中山六路tesco
生產日期“包裝”說了算
前日下午兩時多,記者首先來到在中山六路的tesco超市。記者觀察發現,盡管早已過了午餐時間,但超市內部熟食區的食品仍然琳瑯滿目。
記者拿起一盒比薩看到,包裝用的塑料薄膜表面貼著一張標簽,但上面只有包裝日期,卻不見生產日期。記者在熟食區轉悠了幾圈發現,幾乎所有的塑料包裝熟食的標簽上只印有包裝日期和有效食用時間兩項,卻未見最重要的生產日期一欄。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制作好的涼菜應在4小時內銷售完畢,并用明確指示牌告知消費者選購后盡快食用。這是因為涼菜是最容易滋生細菌并腐爛的。而在采訪中,受訪市民對“涼菜4小時必須賣完”的規定一無所知。“我們一般都是看標簽的保質期到哪天為止,就盡量在那天之前食用。” 一位市民說。
地點二 天河城吉之島
涼面沒有低溫保存
根據《食品安全法》、《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等的有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工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等),保持個人衛生,而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工作時要戴一次性手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