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另一端超市貨物架上的奶粉,短短20天左右就可幾乎"零阻力"地出現在國內一戶尋常百姓家嬰兒的餐桌上,這便是網絡代購的神奇力量。
網絡代購在滿足國內越來越多年輕父母對洋奶粉需求的同時,隱藏哪些風險和隱患?網絡代購大軍如何賺得盆滿缽滿?白色奶粉的跨境之旅背后是一條什么樣的灰色利益鏈?帶著這些疑問,新華社記者進行了調查。
網絡代購時興 洋奶粉受熱捧
在荷蘭芬洛定居5年的溫州人方女士每周的一、三、五都會開車輾轉附近幾個城市的超市、藥店,為自己的顧客購買荷蘭牛欄奶粉、米粉等嬰幼兒食品。"當地政府有規定一個人一次只能買2到3罐,但是網上代購量很大,我得到附近幾個城市的超市去買。"方女士在qq上告訴記者說,一般代購程序是,買好奶粉,按照不同的重量打包,5公斤和7公斤的包裹就每周二、四、六開車到德國走快遞,低于5公斤就在荷蘭郵寄。
方女士說,國際快遞一般需要2周到北京或上海,然后再走ems郵寄到國內買家的具體地址,"情況正常,一般3周之內買家就能收到貨".
方女士的網絡代購生意開始于2008年國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奶粉出事之后,國內不少朋友讓我給他們代買荷蘭奶粉,后來干脆在淘寶上開了代購網店。"方女士說,她每個月能賣出300到400罐奶粉,銷量很穩定。"做代購人越來越多,北京、上海有的網店月銷上萬罐也不假。"
與方女士類似的江蘇鎮江人王芳是德國的留學生,她在自己的淘寶網店代購德國有機奶粉及其他嬰幼兒用品。"苦自己不能苦了孩子的思維習慣,讓中國的嬰幼兒產品市場非常龐大。"
記者在淘寶網中搜索"代購奶粉",找到"相關寶貝34025件",品牌涉及明治、雅培、美贊臣、惠氏、雀巢、美素等近20種,產地則有日本、新西蘭、荷蘭、美國、新加坡、瑞士、西班牙等等。
記者在"媽媽論壇"看到,很多媽媽網友都在論壇上交流代購奶粉的經驗和攻略,不少有代購服務的網店也在論壇里發帖"灌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20億元,其中化妝品、奶粉、箱包類代購量位居前三。奶粉成中國第二大最受歡迎海外代購產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