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兩會"期間,食品安全話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日前,市民評辦民評小組深入調查了解,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夜市等流動攤點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民評小組認為夜市流動攤點食品安全風險依然存在,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特別是今年以來其他地區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反映出流動攤點經營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現。因此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夜市、小攤點、小餐桌等流動攤點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證食品安全的監管沒有死角。
小食攤安全隱患多
市民評辦民評小組負責人表示,流動攤點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不完善,法律依據不健全。主要是法律、法規、有關流動攤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衛生標準體系不夠完善,加之其生產經營者自身管理水平低,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低,質量責任意識差,食品加工偷工減料,粗制濫造,制作過程中衛生條件不能保證,具體監管起來難度很大,效力不夠;流動攤點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交叉和能力不足并存。目前在我市監管工作主要由食藥、工商、質監、城管、街道辦等多個部門共同承擔,有些環節存在職責交叉、大部分部門都覺得自己監管力度不夠,職能錯位、缺位和交叉分散導致缺乏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從而導致信息不對稱,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及時,難以全面監管到位;監管人員的短缺和檢測手段的缺乏是制約流動攤點食品安全監管水平提高的一個最大原因。此外,夜市小食攤流動性大,食材進貨渠道復雜,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難以監控、食品加工衛生條件難以保障。
多措并舉加大管理
"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夜市、流動攤點、早餐攤點、小飯桌等小餐飲從業人員的健康衛生狀況、食品生產環節的衛生狀況的監管,堅持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管密切結合,選擇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集中力量開展整治工作。"市民評辦民評小組說。
此外,市民評辦建議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宣傳食品安全,曝光不良行為。同時建立健全人民群眾舉報制度,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提高社會參與度,鼓勵對流動攤點經營的食品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加大投入,不斷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快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加快對流動攤點食品安全快速檢驗檢測、安全評價的風險監測體系建設,以保證日常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進一步完善技術支撐,提升檢測能力。應加大對食藥監管機構檢測裝備的投入。加強隨機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完善檢測手段,提高檢測的科學化水平。充分利用快速便捷準確檢驗檢測結果,依法加強對流動攤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與相關執法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協調管理,填補監管空白,消除監管盲區,封堵執法漏洞,確保流動攤點食品質量安全。
委員建議:消費者應少吃"路邊攤"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