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微博
很多人都喜歡飯后吃點水果,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食物進入胃以后,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后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甚至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求真相
·城市快報全民養生v:飯后吃水果這習慣被歸入陋習之列實屬應當,因為吃了肉、菜、飯再緊跟著吃水果,會給胃帶來很大負擔。
說原理
天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瑞紅介紹說,在吃水果的時間上,大家確實存在著誤區,喜歡把水果當成飯后點心來吃,其實這樣于消化無益。混合食物(肉、菜、飯)在胃中的排空時間大約在3-5小時,飯后吃水果,哪怕間隔了半小時,水果仍會在胃中與其他食糜攪在一起,其中的有機酸可能會與其他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影響消化吸收,水果中的果膠也會吸收胃腸中的水分,增加胃內食物濕潤的程度,加重胃的負擔。
因此,水果最好飯前吃,而且最好是在飯前1小時(柿子等不宜空腹吃的水果除外),飯前吃水果不僅利于消化吸收,而且水果的熱量低,飯前吃也比較容易控制一頓飯總熱量的攝入,可以保持體重。如果非要把水果放在飯后吃的話,時間上最好略有延后,飯后兩小時左右較為恰當。
再提醒
水果也得吃個明白
1.很多人都認為水果是“零食”,事實上,水果是提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其營養是其他食物不能取代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平均食用水果的量應為100-200克;
2.不要在晚上臨睡覺前吃水果,不然充盈的胃腸會使你的睡眠受到影響。本報記者張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