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世鋒 實習生 王楠)(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積極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放心鄉鎮(社區)創建活動,為1217家食品批發和零售企業安裝電子監管系統,推進食品安全在線監管。
深入基層,找準位置服務企業和群眾。市工商局發揮“電子監察系統”和12315熱線作用,收集梳理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意見建議4類1256條。成立市工商局慈善工作站,為鄉村孩子送上7.8萬余元的電腦、玩具、課外讀物和教學光盤。全系統黨員干部與1621名困難群眾“結窮親”,落實幫扶資金數351840元,解決實際問題474件。各黨支部開展“志愿服務月”活動,與群眾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針對中央電視臺曝光的餐巾紙、豬肉等商品質量問題,組織檢查76處市場,434戶經營戶,發現經銷“三無”餐巾紙11戶。以查處私屠濫宰、“兩證兩章”不全等為主要內容,檢查市場23處,經營業戶175戶,檢查16個品牌豬肉,豬肉專營門店1123個,以實際行動解除群眾的消費隱患。針對食鹽搶購行為,協同相關部門檢查穩定市場,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耐心解釋消除群眾的后顧之憂。
“四推一諾”,打造創先爭優的服務品牌。窗口工作人員主動亮出身份,公開姓名、職務、職責及服務承諾等內容,對工作職責、工作時限、辦事流程等進行公開,強化自我約束。規范窗口行為,推出了提醒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便民服務措施,開辟綠色通道,為市場主體準入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拓展12315熱線功能,使12315成為整肅隊伍的“監督熱線”。全系統12個黨委,2個黨總支,170個黨支部共公示了近200件擬辦實事,2290余名黨員通過各窗口向社會公開承諾5項實事。引導黨員干部把做好日常每件小事作為真情踐諾的實際行動,將每個行政行為打造成精品的“監管服務三字訣”,引領比境界、講學習、競服務蔚然成風。
服務大局,塑造科學發展的有為形象。聯合多部門破解商業載體落地難問題,促使各大重點建設項目順利開業,并為其項目內的近2000家業戶辦理了營業執照。深化“五位一體”工作機制,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吸引各大規模企業落戶。幫扶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就業再就業6600余人次,督促企業參保新增2300余戶,參保職工達8200余人。發揮流通環節商品質量快速檢測作用,堅持每周分析、報告,監測各類食品2314個批次,撤柜下架3100余公斤。積極開展“拒絕傳銷,建設平安校園(社區、村)”等活動,為群眾創造良好的經營、消費和維權環境,切實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