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昊楊菁蔡木子
根據白沙洲大市場監測,近1個多月來,本地蔬菜價格直線下滑。昨日,記者走訪大型農貿批發市場,菜農頂著片片“愁云”,直呼“傷不起”。
“要花菜嗎?便宜賣……”昨日中午,河南農民趙仁成在皇經堂批發市場賣力地吆喝。
趙仁成十余年前來到東西湖區苗湖大隊種地,如今是“資深”菜農了。他說:“現在行情太差,包菜、大白菜只能賣個保本價,每公斤3角錢。往日一天能賣4000公斤,現在一天還賣不了1500公斤?!?/p>
在四季美農貿城,菜農陳移民守在小貨車前一籌莫展,車上裝的是他種的數百公斤包菜;與此同時,在武湖農場沙口分場菜地里,陳移民正請人割掉1萬多公斤包菜,分文不取,只為清地。
“2角錢1公斤都沒人要,有時一天都開不了張。”陳移民說,“今年我種了3畝包菜,一共近1.5萬公斤,但是到現在為止只賣了3000公斤?!?/p>
祁家灣汪畈村村民王明拉來600多公斤芹菜、大蒜到市場,數小時過去,只有幾個人來問過價,然后轉身就走。王明說:“現在芹菜每公斤8角—1元,而去年冬天可以賣到1元多?!?/p>
菜農們反映,今年菜價比去年要低10%—30%,部分菜品甚至低50%,但銷售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七成。
●菜農集體盼天冷
為何出現價低賣難?
陳移民介紹,10月份包菜剛上市時,批發價為2元/公斤??墒?,天氣持續晴好,各種葉菜產量大增,嚴重影響“大路貨”包菜的銷量。加上菜沒有打霜、口感不甜,買包菜的人更加稀少。
陳移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肥料400元,地稅178元,請人栽菜、澆水、割菜等人工200元,3次租機器耕地140元,1畝地成本要1000元左右;以1畝地4000公斤包菜計算,只賣出800元,凈虧200元。
菜農們都盼著天快點冷起來,“這樣菜好賣些”。記者還發現,菜農們基本上是蒙眼“靠天收”,“大家怎么種,我就怎么種。以前種什么,現在還種什么”。
●市場零售菜價降幅不太大
與批發價快速下滑相比,市場零售價下降的幅度明顯要緩慢得多。根據市物價部門11月15日的統計數據,我市蔬菜零售價格正在下降,但降幅為10%—30%,并沒有與菜農承受的損失保持一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