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賣得紅紅火火的土豆,今年價格大跌。面對每斤0.5元還沒人收購的土豆,左云縣張家場鄉(xiāng)張家場村的張連功并沒有因此而發(fā)愁,而是準(zhǔn)備加工成土豆粉,待價而售。張師傅說,雖然加工土豆粉要麻煩一些,但收入比直接銷售土豆要高些。
今年55歲的張師傅說,去年他家種了兩畝土豆,每斤1元的價格讓他掙了錢。今年,他把土豆的種植面積增加到了5畝,由于全是旱地,今年雨水不多,平均每畝產(chǎn)量1000多斤。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今年的土豆每斤跌到0.5元都賣不出去,所以他打算全部加工成土豆粉。張師傅算了一筆賬,種一畝土豆需要250元的種子,加上60元化肥成本為310元,這還不算從自己家拉的3000斤農(nóng)家肥和人工費。如果就按0.5元/斤出售,他基本掙不到錢。而一斤土豆能加工出0.2斤粉面,這樣算,一畝地就是200斤粉面,按現(xiàn)在3元/斤算比直接賣土豆能多收入些,而且剩下的雜質(zhì)還可以喂家里的牛羊,讓他能省下不少飼料錢。而且粉面比土豆好儲存,可以等到價格高些時再賣。
張師傅說,全村200余戶村民共種了500畝土豆,現(xiàn)在基本都沒賣,大多數(shù)人和他的想法一樣。由于種植面積不多,跌價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他們也清楚,價格本就是隨行就市,不可能年年那么高,也不會年年都低。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