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國內豆粕現貨市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歐洲債務老生常談
或許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歐洲債務都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直至危機演繹到最嚴重的地步之后,最終緩慢復蘇走出陰霾。本周歐洲工業數據大跌,市場擔憂歐元區經濟衰退,歐洲國債收益率普遍上漲,借貸成本增加,西班牙國債拍賣表現糟糕,市場再度傳言法國或失去“aaa”評級,德國媒體稱德國已在模擬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后果。受歐債擔憂持續不斷的影響,本周美元指數繼不斷走高,周度高點在78.46,突破上周高點,對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抑制,crb指數周度跌幅13.32點。原油周度走勢寬幅震蕩,觸及103.37美元高點后受阻回落。
二、美豆炒作中國需求
市場傳言中儲糧在近期購入50萬噸美豆,并預期四季度中國將繼續增加采購補充國儲倉庫,這與當前國儲收購政策遲遲不予明朗相吻合,本周在哈爾濱舉辦的收儲會議上,仍未對收儲政策給予明示,至今已有多個市場傳言的版本,據最新版本,國儲收購大豆價格區間在4040-4100元/噸,而按照12美元的美豆期價,到港成本約在3900元/噸,美豆顯然具備價格優勢。另據美國農業部17日消息,截止到11月10日的一周里,美國2011/12年度大豆出口銷售數量為74.61萬噸,下個年度交貨的銷售量為5100噸,總計為75.12萬噸。出口數據高于預期區間50-70萬噸。
三、美國玉米期價大跌
本周四,美國玉米期價大跌,cbot12月玉米合約收挫28-1/4美分,報每蒲式耳6.14-1/2美元。因周度出口數據不佳。美國農業部稱上周美國玉米出口銷售20.89萬噸,低于預估的35-60萬噸。上周美國玉米出口銷售連續第二周下滑,降至13個月最低,因來自其他國家的低價競爭激烈。從技術圖形上來看,期價完全跌穿一個多月的橫盤整理區間,同時受制于60日均線阻力,短線跌勢未盡,16日消息稱,日本從烏克蘭購入約80萬噸玉米,11月到明年3月付運,因芝加哥價格太高,壓制了該國對美國玉米的興趣。analystagresource周三表示,明年全球玉米產量將增加1.5%,主要因美國玉米產量跳增14%。
四、豆粕現貨預期悲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