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綜合媒體消息,中國國儲近期在國際大豆市場的詢價引發大豆期貨價格暴漲,讓相關糧食央企苦惱不已。有關人士認為糧食機構和企業應有協同策略,增加中國的價格話語權。
據中國經營報上周末報導,國儲10月以來分別兩次向國際大豆市場詢價,共計買入約120萬噸大豆,兩次詢價均造成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暴漲。
“國儲詢價消息讓國際市場得知後,大豆價格出現大漲,對中國企業正常的采購造成損失。“報導援引某糧食央企高層稱。
其指出,現有儲備體制存在一個缺陷,由于國儲在國際上的詢價和收購是機密,中儲糧在國際市場出現引發大豆價格暴漲,但央企是最後一個知道消息的。
國儲委托中儲糧進行采購。目前由于國產大豆今年減產,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度將上升到80%,而三年前這一數字是70%。
“雖然,大量的進口需求是我們的硬傷,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戰術,通過國資委直屬的四大糧食企業在國際上購買糧食。“該人士表示。四大糧食央企分別指中儲糧、中糧、中紡糧油和華糧。
國家糧食儲備局原局長高鐵生亦在近期表示,現在需要理順內外關系,鼓勵糧食走出去,爭取國際市場話語權。
報導稱,雖然中國是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卻依舊沒有國際話語權,國家儲備屢次遭遇價格圍剿,央企和國家儲備無法統一作戰等問題考驗著糧食體制。
據海關最新數據,中國10月進口大豆381萬噸,較9月的413萬噸略微下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