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市質監局昨天發布首批上海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品種。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最終敲定的小作坊“準生”食品品種目錄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板塊豆腐”被“崇明糕”所取代。
市質監局副局長沈偉民介紹,本市已于今年10月25日印發了《上海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準許生產證發證管理辦法》,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生產小作坊將獲得“準生證”,從“野路子”變成“正規軍”。而本市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指導思想是以質量安全為首要條件,嚴格控制允許在食品加工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品種范圍,防止食品加工小作坊對獲證的食品生產企業造成沖擊。
具體來說,凡是能規模化生產的食品應當實行規模化生產,由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滿足市場供應;只有正規的獲證企業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同時又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目前尚未規模化生產的食品,才考慮允許由小作坊生產經營。沈偉民表示,考慮到小作坊生產場所較小、條件簡單、質量安全控制體系不完善、產品自行檢驗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首批列入品種目錄的“白切羊肉”和“崇明糕”是風險相對較低的食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