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漲價潮的始作俑者往往是洋奶粉,液態奶行業則因為競爭激烈而較少出現漲價,漲價容易導致企業失去部分市場,影響經營業績,因此,國內乳企一般不輕易漲價。”
據新華社上海11月23日電從12月起,華東地區光明乳業旗下十幾款“送奶到戶”的產品將平均上
漲3%,其中瓶裝奶和袋裝奶上調0.1元。漲價品種還包括新鮮牛奶和酸奶,以及紙杯的暢優酸奶等,盒裝產品價格暫時還沒有變動。
這是自今年2月以來光明乳業第二次上調產品價格。光明乳業公關部有關人士解釋稱,今年以來生奶價格一直處于上漲狀態,漲幅在8%以上,給光明帶來了成本壓力。
上海市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說,從年初至今,根據上海市奶價協商機制成本測算,已經提價了兩次,目前上海市原料奶的基礎價格是3.77元,如果蛋白質等指標稍優一些的原料奶價格可高達4.2或4.3元,而光明乳業的收奶價格通常在4.3元左右,所以此次漲價也在情理之中。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光明乳業此次調價還與不久前的一次“斷奶”事件有關。有消息稱,10月31日,物流公司部分工人因對“低工資”以及“高負荷”工作狀態不滿而停工,導致第二天上海部分區域光明鮮奶斷供,涉及近百萬戶。這也導致了上海市消保委當周受理的乳制品投訴陡然增加。
光明乳業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的說明稱,“由于月末業務量大,物流原因,導致沒有及時裝載牛奶送出”,對于“送奶工鬧情緒”的傳聞,光明方面予以否認。而對于此次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光明乳業公關部有關人士也堅決否認與之有關。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隨著光明乳業宣布提價,市場已在猜測乳業市場整體提價的可能性。22日a股開盤后乳業股逆勢走強,其中貝因美更是強勢漲停。有市場人士認為,光明乳業及外資奶粉品牌惠氏、雅培上調產品價格的消息,強化了資本市場對國內乳企產品漲價的預期。
但在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看來,奶制品漲價潮的始作俑者往往是洋奶粉,液態奶行業則因為競爭激烈而較少出現漲價,漲價容易導致企業失去部分市場,影響經營業績,因此,國內乳企一般不輕易漲價,即使漲價也是非常謹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