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多霜柿餅隨處可見(資料片)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隨著天氣變冷,大街上黃澄澄的柿子逐漸沒了蹤影,柿餅越來越多。記者近日采訪時發現,很多消費者購買柿餅時喜歡挑霜多的,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些柿餅上的降霜其實是人為添加的。
近日,記者在省城多家農貿市場都看到有柿餅銷售,不少柿餅的外面都帶著一層白白的像面一樣的霜,當被問及這層白霜是什么時,商販都自稱是天然的降霜。在省城市中區一家農貿市場的水果攤位上,擺著兩個價位的柿餅,一種零售價8元/斤,另一種是10元/斤。
當被問及兩者有何區別時,攤主表示,鑒別柿餅的好壞,就是看柿餅分泌柿霜的程度,越白的柿餅越好,記者看到售價較高的柿餅上的白霜確實多一些。二七新村附近一位專賣柿餅的攤主表示,柿餅賣的還不錯,因為很多人開始意識到柿餅的營養比柿子要豐富,“柿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柿子高,有些營養成分比如蛋白質、錳還是柿子中所沒有的。”
那么,柿餅上的白霜是怎么來的呢?來自河南的柿餅批發商田先生告訴記者,正宗的柿餅上的白粉是葡萄糖粉末,“新鮮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還有葡萄糖和果糖等,被曬成柿餅之后,水分蒸發,果肉里含的葡萄糖和果糖就滲透到表皮上來,形成了白色的粉末。”
不過,采訪中有業內人士表示,并非所有的柿霜都是天然形成的,也有批發商采用人工“增白”的方法,陜西富平一位柿餅批發商董先生告訴記者,柿餅的制作過程比較繁瑣,樹上摘下來的柿子,好的才能做柿餅,采摘后要清洗去皮,然后上架晾曬,之后需要放在陰涼的地方保濕定型才會出霜,“從曬柿子到柿餅出霜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期間還要看護和翻曬,尤其是下雨天,得把柿餅遮蓋起來,不然柿餅會發霉,影響品相和質量。”
相比之下,用食用鈦白粉給柿餅抹粉就簡單多了,田先生告訴記者,據他了解,不少批發商為了省時省力確實給柿餅表面抹了一層“鈦白粉”。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關于使用添加劑的規定,食品中是允許添加鈦白粉的,但是不能超標,每千克最大的使用量是2g。
那么,如何鑒別柿餅上的白霜是自己生成的,還是后來添加的呢?董先生告訴記者,“白霜是純白的,給人的感覺是既白又凈又有層次感,鈦白粉滾在柿餅上,是泛黃的白而且沒有層次感;其次,白霜入口即化,鈦白粉則不行。”采訪中,也有省城的柿餅零售商表示,柿餅上的白霜如果是天然降霜,是抖不掉的,如果能抖掉很大的可能就是人為添加的鈦白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