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撰寫的《中國100強企業社會責任發展(2011)》報告發布。該報告以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四大指標為評價標準,對國有企業100強、民營企業100強和外資企業100強(統稱為"中國100強企業")2010-2011年的年度社會責任管理現狀和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打分".
結果顯示,在這300家樣本企業中,205家企業低于20分,屬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嚴重不足",其中,醫藥生物制造、食品飲料和日用化學品制造業的企業得分普遍較低,部分世界500強的企業甚至在100分制評分中僅得了0分。
四大指標考核企業社會責任 有負面信息會被扣分
一提到企業的社會責任,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企業的慈善行為,事實上,企業社會責任已有了明確定義,即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生產過程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及對消費者、環境、社會的貢獻。
國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和評估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國際企業社會責任指標體系、世界500強企業社會責任評估體系等都已是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范本。我國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今年是社科院連續第三年發布中國100強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根據報告,300家樣本企業的社會責任指數主要基于企業的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這四大指標進行評估。
責任管理是指一個企業所制定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規劃、反商業賄賂制度與措施等。市場責任著重考察的是企業的成長性、收益性以及產品合格率等指標。社會責任主要指向的是員工福利、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以及社區貢獻,具體考核指標包括社保覆蓋率、安全教育與培訓、公益基金/基金會建立狀況等。環境責任則包含了企業的環境管理、節能減排方面的指標。
據了解,課題組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評估的信息來源主要源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企業年報和企業官方網站,但為了考慮平衡性問題,課題組不僅著眼于企業的積極行為和正面信息,還考慮了企業的消極行為和負面信息。由于中國企業很少主動披露負面信息,在評價企業時,課題組在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對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行搜索,側重收集企業在評價期的負面信息,這些負面信息的采集會作為調整項,表現在最終得分中。
食品飲料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嚴重不足 旁觀者占9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