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12月5日《經濟半小時》節目播出“豬肉批發一天一價過山車行情堪比股市”,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恒達蔬菜綜合批發市場是煙臺市開發區規模最大的蔬菜、肉類綜合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現在這里的白條豬批發價格也是一天一個行情,大概在10.8元上下浮動。
劉艷芹(煙臺市開發區恒達蔬菜綜合批發市場豬肉商販):去年和今年,(生)豬一整漲到10.5元,有的時候一下滑八元多,有的時候豬一上漲的時候,我們一點也沒有利,就這樣的。要是一掉下來的時候,馬上豬(肉價)就掉底了,老百姓也都知道,賣這個肉都是很難賣的,很難弄。
解說:劉艷芹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雖然豬肉價格很高,但是她卻沒有賺到錢,而是依靠多年的客戶維持著生意。
記者:那個時候老百姓買豬肉也少是吧?
劉艷芹:是。
記者:那個時候,每天能賣多少白條豬?
劉艷芹:我們是批發豬肉,反正能賣三四頭豬吧。
記者:現在能賣多少?
劉艷芹:現在也就二十五六頭吧,比夏天反正現在能強點。
記者:現在這個價格,你們有利潤嗎?相對來說?
劉艷芹:沒啥利潤。
記者:也沒利潤?
劉艷芹:嗯,一斤也就三角、五角的。
解說:劉艷芹告訴記者,她賣豬八年以來,2007年的行情是最差的。
劉艷芹:2007年的時候,那年那個價格也不穩定,一下賠了五六十萬。
解說:就在2007年賠了五六十萬元之后,劉艷芹一度對豬肉生意失去了信心。但是自己手里有很多客戶,她想再硬著頭皮干一年試試看,沒想到,2008年這里的豬肉價格一路上揚,這一年,劉艷芹又賺了40多萬元。雖說今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不斷攀升,但劉艷芹只賺到了30多萬元。
同樣在這個市場中賣肉的常輝對近幾年豬肉價格的波動也頗為頭疼。
常輝(煙臺市開發區恒達市蔬菜綜合批發市場豬肉商販):2007年、2009年那兩年的時候,特別是2007年,漲得太貴了,生豬都達到十塊多了,波動很大。
記者:那時候賠多少錢?
常輝:怎么說,一個月除了亂七八糟的費用,掙得就是生活費,有時候生活費很低。
記者:有沒有賠錢的時候?就是干這個干不下去了?
常輝:干不下去的很多。我這鄰居,干不下去也是走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