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牛堡屯農貿市場經理侯善忠昨日稱,該市場所售豬肉僅有三分之二從正規渠道進貨,其余豬肉系私宰或來路不明。12月2日,侯善忠在查市場內可疑豬肉時,與肉販發生沖突受傷。被查肉販稱,當天銷售的豬肉沒有問題,但承認銷售過私宰豬肉。警方已介入調查。
市場經理稱罰私宰被打
昨日中午,市場管委會的辦公室內,市場經理侯善忠的左眼仍有於血。當天上午他剛從通州區璐河醫院出院,病歷顯示其為“腦震蕩”和“軟組織損傷”。
侯善忠說,12月2日上午8時許,有人舉報市場內田姓商販出售來路不明的豬肉,他遂派市場管理員去落實,之后又有人前來報告稱管理員與商販發生爭執,他立即趕到現場。
“那些豬肉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對方也說是私宰的。”侯善忠說,這些豬肉沒有檢驗檢疫章,也沒有向市場提交過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于是他依據市場管理制度,作出罰款的處理決定,遭到對方拒絕。
侯善忠說,爭執中田姓商販打了他幾拳,“報案后我幾乎昏迷,被同事架到醫院。”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田妻王女士,她稱當時侯善忠讓她“滾出市場”,同時猛擊自己的頭部、腹部和胸口,丈夫出于自衛才和侯善忠打了起來。王女士說自己也受了傷。王女士否認當天賣的是私宰豬肉,但承認以前曾經賣過私宰的豬肉。“去年總共銷售11頭,都是親戚家養幫著賣的。”
牛堡屯派出所處理此事的警官昨晚稱,目前還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尚未做出結論。
“市場兩年被查四次”
侯善忠介紹說,他在2009年7月從村里承包市場后,發現豬肉問題嚴重。“夏天味道很大,價格又出奇的便宜,那些從正規渠道進貨的商販不斷報怨。”后經整頓,市場豬肉商販由37戶減少到18戶,情況有所好轉。
“目前市場每天進30到40頭豬,三分之二來自正規渠道。”侯善忠說,根據市場制度,由商販提供豬肉來源證明及檢疫證明,未提供的則視為私宰豬肉,予以罰款。
“農貿市場管理力度欠缺,是食品安全的死穴。”侯善忠說,相比之下批發市場和超市監管體系相對完善、嚴格,由于位置較偏并有關部門轄區較大,他在經營市場兩年多時間里,工商和商務部門各來查過兩次。
■追訪銷售私宰豬肉利潤多數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