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黑龍江甘南興塔水稻合作社負責人,朱海昌發現很多農民的粳米還壓在家里,而價格卻在下跌。
比如目前稻谷(水分為60%)價格為每斤1元3毛,比11月初的每斤1.4元多左右的價格有所下降。這種價格高開低走的情況,與去年低開高走的情形相反。
去年稻谷收購時,是每斤1元1毛,后來漲價到了每斤1元4毛多。“但是農民因為現在價格低不賣并不是好事,搞不好后期的價格還要低。”朱海昌對記者說,“奇怪的是,今年前來收購稻谷的販子也不多。”
記者獲悉,近1個月左右,包括全國的小麥、玉米,以及部分地區稻谷(粳米)價格,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這與今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實現8年增產有關。
湖北襄陽糧食局副局長龔錫強發布報告稱,自今年10月下旬以來,中國糧食市場價格急轉直下,稻谷、小麥、玉米價格都在下跌,幾乎所有的糧食品種市場收購價格都下跌,平均跌幅在5%以上。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1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10年增長4.5%。全國糧食產量增加,使得供求關系出現過剩的可能出現。
國家統計局還將在12月9日公布11月物價數字。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判斷,糧食豐收會使得糧食價格短期內波動,11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4.3%,大大低于今年10月5.5%的水平。
糧價罕見下跌
“目前前來收購的企業也不多,糧食流通不足,大家對賣糧持觀望態度。”朱海昌說。
而記者獲悉,目前糧價下跌的情況不僅僅有稻谷,玉米和小麥的情況也類似。
中華糧網數據顯示,從11月以來,除了南方的秈稻價格仍在上升外,全國的小麥和玉米價格,以及東北的粳稻價格有所下跌。
比如11月10日全國主產區的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每噸2187元,12月1日跌到2077元,每噸降價110元。小麥主產區在11月17日的價格是每噸2110元,12月1日跌倒2107元。
把水稻、玉米、小麥整合在一起的糧食價格指數,也有類似的變化。比如以2008年為100計算,今年9月底中華糧網原糧價格指數是139.98,12月1日跌至136.86。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