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臨近,酒類市場漸漸涌動,或將迎來消費高潮。高端白酒價格高高在上,茅臺“申奢”一事攪動著業內風生水起。相比之下,近年紅酒的表現也毫不示弱,大有步茅臺后塵的勢頭,越是高價往往愈成為饋贈禮品中的第一選擇。
紅酒作為舶來品,變成國內上流社會交際的重要飲品,特別是以“拉菲”為首的消費潮,一度成為宴席級別的代名詞。而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的成立,徹底拉開了國內紅酒投資的大幕。
投資熱
近年,國內原有股票、地產等投資領域紛紛受限,傳說中5年可以升值150%的葡萄酒則漸漸開始成為投資客們追逐的對象。
自2006年開始,備受矚目的亞洲投資客介入紅酒領域后,紅酒指數就與股票指數、黃金指數齊名。根據獨立研究機構莫尼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6年、2007年和2010年,紅酒指數的年度收益率甚至超過了黃金的年度收益率。在行情一波又一波上漲的背后,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姚明通過拍賣高調宣布進入葡萄酒行業就是眼下熱潮中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國已連續5年葡萄酒進口總量平均增幅在20%-30%,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大紅酒消費國,彰顯情調的葡萄酒,就這樣成為國內最熱門的投資品種。在大量資本的追逐下,波爾多的經銷商不斷提高期酒的掛牌價,令早先已經拿到配額的外國酒商見此高價遲遲不敢下手。中國富豪在法國狂掃五大酒莊的頂級紅酒,所到之處必將出現一輪又一輪的井噴。甚至連加拿大在世界范圍內并未列入知名葡萄酒的產區,因國內投資客的涌入,根本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卑詩紅酒,被國人包裝成”加國頂級紅酒”,成為中國送禮的熱門商品,令國外紅酒專家著實感到不解。
國內的大多數投資者都還是以投資為主,只買不喝。有紅酒投資專業人士評價國內紅酒投資呈現跟風的多,懂行的少;炒的人多,收藏家少的特點。
在國外,葡萄酒被稱做是有靈性、有生命的液體。紅酒的外觀、香氣、口感,余韻及陳年潛力都是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標準。并且,成品酒投資的主要問題在于儲藏,倘若沒有放在專業的酒窖里儲存,溫度不對、見光、震蕩等都可能損傷葡萄酒的品質,而國內的投資客對這些專業知識的了解都還只是星星點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