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她投資養殖的甲魚被朋友偷賣了換錢,借來的2萬元打了水漂;
1998年,行情暴漲與暴跌之間她沒能幸免,投入的60萬元全部虧損;
2000年,重拾信心的她養殖仙桃的烏鱧,一年下來10萬元又是血本無歸;
如今,她率先走上生態養鱉的新路,年產值達200多萬元。
她,就是老柳河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創立者——湖北省十大女農產品經紀人劉玉萍。
很早劉玉萍就看中了甲魚養殖項目,誰知初次試水,竟然失敗在朋友手里,辛辛苦苦養成的甲魚被朋友偷賣了。虧了2萬元的劉玉萍只好放棄了甲魚養殖,搞起建材批發,安心當起了小老板。
1996年,甲魚養殖在京山縣永興鎮掀起了高潮。劉玉萍又動了心,她動員愛人拿出40多萬元,加上貸款的20萬元又一次投資在甲魚養殖上。經過2年的探索,劉玉萍的養殖技術漸漸成熟。1996年是甲魚行情的黃金時期,每斤甲魚可賣到680元,每只甲魚苗35元。可是這樣的好行情沒有持續多久,在高峰期進場的劉玉萍,在出售時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1998年,甲魚市場出現飽和,價格由600多元一斤急降到80元一斤。
投入的60多萬元全部打了水漂,面對20萬元的債務,劉玉萍反而冷靜了下來。她不再急于求成,開動腦筋思索,決定找準市場后再來搏一搏,她堅信特種水產養殖的春天還沒有過去。
2001年,劉玉萍在武漢一家超市里看到一種商品鱉的價格高出其他鱉整整4倍多,打聽后得知那是一種江浙產的綠色生態鱉,采用純天然的養殖方式,出售價格自然比溫室養殖的甲魚高很多。
劉玉萍意識到重回甲魚養殖的時機到了!養殖綠色生態鱉的準入條件較高,而且生態鱉的生長周期是普通商品鱉的2倍,比起急功近利的溫室、飼料養殖,劉玉萍認為生態的、自然的養殖方式才是將來的大勢所趨,這必定是在老的行業中開創出新的養殖領域和市場。
重拾信心的劉玉萍一門心思投入到生態養鱉的浪潮中。她起早貪黑測驗每天一次的水溫、ph值;從武漢購買白魚進行飼料投放;在甲魚池里種植葫蘆草等水生植物為甲魚提供陰涼。劉玉萍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養殖方案。找準了市場,擁有了技術,成功當然也隨之而來。
2004年,劉玉萍的中華鱉一上市便一炮打響,成為中百、沃爾瑪、麥德龍等超市的搶手貨,外地客商慕名而來簽訂了長期的供銷合同,各地的商品展銷中華鱉更是供不應求。
2007年,劉玉萍成立了老柳河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參加全國農產品女經紀人培訓的劉玉萍,從粗淺的創業觀念轉向心懷感恩的女企業家。
如今,“老柳河甲魚”作為一個品牌暢銷全國,擁有50多家養殖戶、1000多畝養殖面積,劉玉萍從一個三落三起的普通養殖戶成為推動永興甲魚養殖進入嶄新一頁的女企業家。
一生追求特種養殖的劉玉萍,終于迎來了她的致富春天。
(問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