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在鄂州市蒲團鄉小港,筆者遇到安徽人許安平。他和他的兄弟一起承包種植千畝蓮藕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和去年前年不同,豁達的他一臉苦笑。
在藕田邊,散放的是藕梢子和藕節,成堆的藕堆在藕池邊合著泥巴順好堆在田埂旁,蓋著保溫的軟墊子。附近村里一些村民將一截截品相不好的蓮藕用板車拖回家喂豬。
許安平(供貨電話:13235408087)算了一筆賬,1000畝的湘蓮水池承包費費用一年46萬元,請人挖藕每斤0.37元。今年由于前期干旱,產量不高,一般畝產3000斤以上的蓮藕畝產1500斤左右;加之藕價低,藕販子收購時還要去枝去節,然后按成色每公斤1.3-1.8元進行收購。粗粗算來,每畝500元的藕種、500元人工、500元的承包費用,還有化肥農藥,今年的蓮藕差不多是每畝虧損700多元。
許安平最為頭疼的是,400畝的藕塘還沒挖完,存放在藕塘邊2萬多斤整只大盤藕還沒有賣出,還有600畝的藕還在池子里不敢開挖。
鄂州市華容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夏爭鳴分析藕滯銷原因時說,一是今年蓮藕正生長的時候缺水,因此品相不好,價格偏低;二種植面積太多。一些種植去年賺了錢,今年不少農民也改種蓮藕。三是藕不便于儲存不便于運輸到遠地,而鄂州本地又沒有相關加工企業。
鄂州市農委負責人介紹,去年鄂州的湘蓮和蓮藕的銷售形勢好。今年的種植面積普遍增加20%,蓮藕和湘蓮的種植達到了10萬畝以上。按照每畝1500斤的產量,6萬藕的種植面積滯銷一半計算,全市最少有400萬公斤藕滯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