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漲價風潮后,受國際大豆期貨走低影響,散裝食用油價格有所下降,行情隨后波及桶裝油市場,但降價并沒有促進批發市場的銷量增長,而終端價格也無明顯下調。
春節前1個多月應為食用油經營主體大備貨的時期,行情卻未如市場所料的那樣走強,反而出現了“旺季不旺”的情況,一些地方的糧食批發市場已開始降價。
雖然益海嘉里否認金龍魚降價,但北京盛華宏林糧油批發市場信息中心張文告訴糧油市場報記者,由于大豆期貨價格持續下跌,三四天前經銷商已開始自行降價。其中金龍魚大豆油5l桶裝從52元降至50.5元,匯福牌大豆油也有小幅下調。
“目前大豆期貨市場破位下行,現貨價格也不斷下調;買方采購謹慎,備貨不積極了;另一方面,消費者一般買漲不買跌,并不急于買進,從而出現了旺季不旺的現象。”中華糧網油脂分析師李娜分析道。
大豆領跌食用油
“近期國際大豆期貨價格持續震蕩下調,加上我國政府竭力控制國內通脹問題,對食用油價格的抑制作用明顯。”光大期貨分析師曹豐向記者分析道,這些因素使得國內豆油批發價格連跌數月,最終直接導致批發市場的食用油價格下跌。
生意社數據顯示,目前一級大豆油批發價基本在8700~9000元/噸,較9月份至少下跌14%。毛豆油和精煉一級散裝油的價格下降也很明顯,現在散裝豆油價格為9100元/噸,比9月初下降近10個百分點。
此外,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分析師楊京還向記者表示,由于國際大豆價格已持續下跌3個多月,廠家只要有存貨就會賠錢,商品的去庫存化導致整體需求大幅度萎縮。
對于食用油企業而言,近半年來可謂幾多風波。6月底“限價令”結束,企業急于改善經營狀態,頂著輿論壓力于8月份漲價;9月份受歐債危機影響,食用油期貨隨外圍市場暴跌。12月,美國農業部發布利空報告,國際農產品大跌,隨后國內豆類油脂期市低開,延續疲弱走勢。
盡管中間環節的批發價已明顯松動,但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還未做出調整。“這是因為大型油脂企業可以通過套保來保證利潤。”李娜說,但對中小油脂企業卻很不利,所以他們會降價促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