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楠芳)最近各地媒體紛紛爆出,不少獲得有機認證的機構出品的食材原來是“假有機”。而專家則認為,目前的認證機制不完善,導致假有機的出現,會讓真有機受阻。
日前,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以假充真“有機菜”》,報道山東濟南一些大超市高價售賣的有機蔬菜并非有機,化學農藥、化肥仍在源頭使用。而廣州也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稍早前《羊城晚報》報道稱,廣州最大“有機蔬菜”配送商青怡,其實只擁有“有機轉換”認證,尚未正式成為有機食品,按照認證規則,其產品不可以稱“有機產品”,但尚處在三年轉換的第一年的青怡,已經開始宣傳并在其產品上貼上有機認證的標簽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