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初期“高開高走”的香蕉價格近日遭遇寒冬,從上市初期的2.6元/斤,一度跌至0.7元/斤。目前雖已回升至1.05元/斤,但面臨即將到來的降溫,市場價格仍舊未有定數。
據了解,去年的惡劣天氣導致今年廣東各產區的香蕉推遲至10月底才上市,兩成的減產更引發上市初期的供不應求,一度出現2.6元/斤的高價。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半月前廣西、云南等地香蕉大量集中上市,市場供求瞬間發生逆轉,價格開始走低。“去年天氣太冷,苗都凍死了,后期的補種導致如今各產區香蕉集中上市。”高州市渠成粉蕉合作社理事長黃宜榮道出了今年蕉市撞期的緣由。
蕉嶺縣麻坑香蕉專業合作社黃苑清則認為,市場后期的連續降價除了供求關系變化的主因外,驟冷的天氣也加劇了其降價速度。“天冷香蕉不但不好賣,儲存時間也會縮短,若低于零度則會凍死。”據黃苑清透露,當下銷售已十分艱難,只能通過打電話與收購商溝通銷售,且還會遭遇壓價。
面對大幅降價,盡管果農心理落差有點大,但以當下收購價仍可盈利。黃宜榮告訴記者,種植香蕉成本為20-30元/株,一株可產40-50斤,除因病害、死苗等原因造成的減產,只要收購價高于1元/斤就可保本。在他看來,后期市場價格仍有上升空間,當下果農應將重點放在妥善儲存上。
黃宜榮的觀點也得到廣東省農科院果樹所香蕉研究室副主任許林兵的認同,據他分析,一個月后待廣西香蕉基本售罄,價格就會有所好轉,現在主要是做好存儲工作。他介紹,香蕉在當下環境中可保存一個月左右,若儲藏好則能延長至2-3個月,黃苑清也透露若能將環境溫度保持在14-15度,存期就可延至半年以上。
隨著柑桔等其他水果大量上市,香蕉價格會不會面臨更大沖擊?對此許林兵認為,香蕉消費市場穩定,受到的沖擊應該不大,他建議果農現在應采取“北運發貨為主,本地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劉虹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