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9日訊每天早上,各大農貿市場人聲鼎沸,各種菜品琳瑯滿目,就在討價還價聲中,老百姓的菜籃子滿了,一天熱熱鬧鬧的小日子開始了。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為了讓市民的菜籃子拎得好,除了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調節,還有政府這只“手”在旁邊幫扶。
2010年,紹興共兌現近千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菜籃子工程項目,包括新增蔬菜基地1565畝,改建(新建)生態畜牧小區7個、高效設施漁業基地9個。同時農貿市場的改造升級持續推進。推薦閱讀金正日1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逝世 揭秘傳奇一生(組圖)年底財政存款或投萬億 成品油關稅下調兩巨頭受益最大 我國鋼鐵產能淘汰陷怪圈央視曝孕婦防輻射服反讓輻射更大 圖:從鞏俐到倪妮 6代謀女郎大pk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李螢:調控至此為何房價紋絲不動
每天早上,農貿市場農殘檢測結果貼出來
家住下大路的陳大爺每天都會去大江農貿市場,哪怕不買菜也要去溜達一下,“跟逛超市差不多,也是種享受。”市場里燈光明亮,走廊寬敞干凈,一點異味也沒有。
一圈逛下來,他多半會到東側的菜農直銷攤位上買幾樣小菜,“新鮮,價格又便宜。”至于農藥殘留這些質量問題,他一點兒也不擔心。因為每天早上,市場管理方都會對進場的蔬菜進行抽檢,抽檢結果就在市場門口的黑板上公示呢。
記者采訪時,黑板上的抽檢結果已貼出來了,共檢了30戶經營戶的產品,有蔬菜的農藥殘留、豆制品的雙氧水含量等,從當天的檢測結果看,都是合格的。
“不合格的情況是有的,一旦查出,我們會令其下架,并報到執法部門。多次查出不合格,就直接取消其進場資格了。”紹興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潘石江介紹說,每天早上8:00左右,市場管理人員會隨機到攤位上抽取樣品,進行檢測。
潘石江介紹,為使市民買到“放心菜”,他們已購入新的檢測設備,接下來將擴大市場內菜品的檢測范圍和批次,明年起,他們還能做瘦肉精的檢測了。
新鮮的基地蔬菜將越來越多地走進農貿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