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內(nèi)各大超市都掛出香腸臘肉開始銷售。重慶晨報記者楊新宇實習生苑鐵力攝
關注年終消費
接近年關,臘肉香腸成了市民必選的年貨之一。不過,今年的臘肉價格跟去年比,每斤貴了幾元到十元不等。
昨日,記者走訪市內(nèi)部分超市和農(nóng)貿(mào)市場了解到,熏臘制品的價格普遍上漲,臘肉接近50元一斤,香腸差不多60元,而最貴的熏制心舌在超市的價格最高達到了近90元一斤。不過購買者依然眾多,“過年就是要吃點臘肉香腸才有年的感覺啊。”一位受訪者這樣表示。
然而,也有買菜的市民感到不解,為何在肉價逐漸下調(diào)的時候,臘肉香腸還要漲價呢?
原因一:肉價有所回升
昨日,在學田灣農(nóng)貿(mào)市場肉禽魚類產(chǎn)品的銷售區(qū),記者看到,作為做香腸的夾子肉,每斤的價格都在15元左右,而里脊等瘦肉則在18元以上了。“比前幾天漲了差不多1塊了。”買菜的張大媽說到。
記者了解到,隨著生豬出欄,目前豬肉在全市的供應量十分充足。與今年夏天高高在上的豬肉價格相比,有些許下滑。不過,隨著年關將至,市民對豬肉的消費量逐漸增大,豬肉價格開始“穩(wěn)起”,甚至略有回升。
原因二:香腸加工費漲了
買來了夾子肉做香腸,接下來便要用豬小腸來加工。
在學田灣市場里,有著不少提供灌香腸的攤點。“3.5元一斤。”一位攤販告訴記者,加工香腸需要由他自己提供豬小腸,以及腌制豬肉用的花椒、鹽巴等,因此算3.5元一斤并不貴。
這道程序去年僅為2.5元。
在學田灣市場里,記者打聽得知,作為腌制豬肉的作料,諸如花椒、鹽巴以及灌香腸所用的豬小腸價格與去年相比,也沒有變化。但做香腸的攤販黃大姐說:“我們自己吃飯也漲了啊。如果還保持著原來的價格,我們做了相當于白做。”
原因三:熏臘肉成本也漲了
從兒科醫(yī)院往下,是一條名叫文化宮巷的小路,過去幾年里,在新年來到前,路上都會有人支起化工桶,替人熏臘肉。今年的“年”來得比往年早一些,但市民卻很難看到熏臘肉香腸的手藝人,只剩下被熏得油黑的墻壁和墻壁上若隱若現(xiàn)的“秋臘肉,每斤1元”的粉筆字。記者近期還走訪了市內(nèi)部分專門熏臘肉的地點,諸如十八梯等地,也都沒有發(fā)現(xiàn)有專門熏臘肉的人。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