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三亞12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 “食品安全事關百姓貼身利益,對食品小作坊、小攤販的監管地方立法工作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健全管理、賞罰分明"四項原則?!?2月20日,在三亞召開的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研討會上,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白克明提出建議。
他表示,食品小作坊、小攤販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存在,具有規模小、分布廣的特點。但有相當一部分生產條件差,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為了謀取暴利弄虛作假,導致其安全隱患多,監管難度大,再加上相應的法制不健全,使其成為食品安全事故高發區。推薦閱讀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 民眾沉痛哀悼 胡錦濤吊唁 可再生能源政策落定 新能源電價附加提至每千瓦時8厘 美聯儲有望圣誕節前出臺監管草案各省一把手密集拜會鐵道部 圖:從鞏俐到倪妮 6代謀女郎大pk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水皮:汽車治理和擠膿包道理一樣
白克明介紹道,《食品安全法》已經制定實施兩年多,根據其規定,各地有權依照《食品安全法》制定本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本次研討會就是要進一步貫徹《食品安全法》,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的相關建議,交流地方立法中的經驗和困難,以推動地方立法進程,充分利用法律對食品小作坊、小攤販進行規范。
他認為,食品小作坊、小攤販也是對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傳承,方便群眾生活,是一種快速、簡便的就業渠道,所以對其立法必須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注意疏堵結合,以人為本。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應以引導規范為(博客,微博)主,處罰為輔,鼓勵、引導大多數生產經營者合法經營,建立職責清晰、監管高效機制,嚴格立法、嚴肅執法、協調作戰,對違法行為如添加“瘦肉精”、售賣“地溝油”,立法時要設定嚴厲處罰辦法,而對經營設施簡陋、食品不衛生等食品攤販主要還是改善其經營環境,促使其“達標”。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宋法棠、李志堅,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符桂花出席研討會。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耀紅致歡迎辭,并向與會代表介紹了省情。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近150名代表參加研討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