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講,是不是有機蔬菜是無法靠檢測一棵菜得出結論的,因為有機蔬菜強調的是一個生產過程,從種植、收獲到包裝,甚至上了餐桌都是有一套標準的。因而——“有機菜”:要用良心來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以及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有機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為了買到“有機菜”,一些人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的錢包。然而,“有機菜”在大為盛行的同時,也給一些投“機”者提供了可乘之機。于是,假“有機菜”便戴上仿冒標簽的帽子,在一些大型商場、超市里“興風作浪”,一時間搞得人們難辨真假,霧里看花看不明。有專家稱,國內市場上的“有機菜”,70%以上都是假的。目前能真正吃上“有機菜”的人并不多,不少人是花了“大頭錢”,只求了個心理安慰而已。“有機菜”是個啥東西?所謂“有機菜”,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說的,用農家肥種出來的、不噴灑農藥的蔬菜,也被稱做“生態蔬菜”。“有機菜”,是依照國際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標準生產,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志的蔬菜。專家稱,有機蔬菜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即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程質量控制和審查,保證其無污染、富營養和高質量。當今,國內市場上的蔬菜有這樣幾種:普通蔬菜、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四類。無公害蔬菜是指未受有害物質污染的蔬菜,也就是說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規定不準含有的有毒物質,而對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質則要控制在允許標準內;綠色蔬菜是指在生態環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質量標準體系生產,并經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蔬菜的總稱。當然,普通蔬菜不一定就是不安全的,只是沒有經過質量標準體系評價。其實,上市蔬菜的最基本要求就應該是沒有公害。但是,從健康和安全角度講,人們還是青睞“有機菜”,因為“有機菜”不是隨便就生產出來的。據專家介紹,“有機菜”生產基地的土、水等環境質量,必須通過3年的監測并達標,從常規種植向有機種植需兩年以上的轉換期。另外,“有機菜”必須建立生產和加工過程的完整檔案記錄,必須通過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等認定單位的論證和管理。“有機菜”是國際公認的無污染安全食品,是未來蔬菜種植的發展方向。有機農業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地區發展很快,中國的有機蔬菜種植則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有機菜”貓膩知多少?如今,商場、超市里的“有機菜”可謂多多。有消費者苦嘆:“看著標簽,都貼著‘有機菜’字樣,價格也很高。但是看著與普通菜沒什么兩樣,真不知該不該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