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 鄧浩)國家質檢總局24日公告顯示,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該批次超標產品為該集團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產的250ml/盒包裝純牛奶產品。黃曲霉毒素m1為已知的強致癌物。繼此前的特倫蘇omp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陜西周至18名學生中毒事件、陜西榆林251名學生中毒事件之后,蒙牛產品再次曝出重大質量問題,引發網民熱議。 蒙牛再次挑戰公眾容忍底線
對此,編劇寧財神驚呼道:“又是蒙牛!”財經名博主潘益兵詰問:“蒙牛這個是不是該叫屢教不改?”中歐陸家嘴(600663,股吧)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調侃說:“蒙牛公司應更名為蒙人公司。”
蒙牛華中區媒介負責人稱,該款產品只銷往西南地區,從未進入湖南長沙及華中片區。對此,網民北緯太平洋(601099,股吧)憤怒質問道:“西南的同胞就不是中國人了嗎? 還那么理直氣壯地說只銷往西南?”該負責人聲明也讓廣大網民聯想起了此前時任蒙牛cfo的姚同山聲稱“蒙牛出口到香港的產品出問題幾率要比內地小得多”所引發的風波。當時,蒙牛曾發聲明否認,稱蒙牛銷售到任何地方的產品,其在生產體系和品質標準均一致。
25日晚間,蒙牛在其官網道歉并稱,該批次產品在接受抽檢時尚未出庫。對此,網民并不買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指出,需說明問題原因和整改方案,而不只是道歉。
《華夏時報》記者卓卿言簡意賅:“蒙牛又一次挑戰了公眾的容忍底線。”
網民直指蒙牛生產質控重大缺陷
科學松鼠會成員、知名科普作家云無心指出,牛奶中出現黃曲霉素m1的原因是飼料中黃曲霉素含量過高。把發霉的谷物作為飼料,其中的黃曲霉素在24小時之后就能進入奶中。蒙牛黃曲霉素跟雙匯瘦肉精很相似:問題是原料,但企業沒有保證原料合格,消費者的追究對象應該是他們。作為常規檢測項目,蒙牛居然沒有自檢出來,說明其生產和質控存在重大缺陷。
網民質疑蒙牛“市售產品均合格”聲明
25日晚間,蒙牛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稱:“目前,蒙牛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產品均為合格產品。”此聲明受到網民普遍質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