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認為,網上放大了“蔬菜滯銷”的信息,導致胡蘿卜之外的蔬菜也遭受買家壓價記者田仲煜/攝
農業專家沒弄明白:其他蔬菜種植面積沒增加,市場怎么也會釋放“滯銷”的信息
有人認為,網絡和媒體放大了“蔬菜過剩”的消息,導致不少買家壓價,訂單不再兌現
2500萬畝左右的蔬菜種植面積并無增加,市場怎么會釋放出“蔬菜滯銷”的信息呢?農業專家弄不明白。
有觀點認為,媒體釋放“滯銷”的信息后,買家開始壓價,訂單不再兌現,市場開始下行,才形成了當前“蔬菜滯銷”的迷局。
不過,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出現滯銷的,只是個別蔬菜,與市場供求失衡有關。
胡蘿卜不是賣不出去,而是菜農嫌價低
媒體報道中,中牟縣是胡蘿卜滯銷的“重災區”。
“老百姓對胡蘿卜的價格不滿意,倒不是說賣不出去。”中牟縣農委園藝科郝科長說。
郝科長說,中牟縣蔬菜種植面積為27萬畝,胡蘿卜只有3萬畝,占蔬菜總種植面積的1/9,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由于很多省份胡蘿卜豐收,全國價格都很低,中牟縣胡蘿卜的價格肯定也高不了。相比之下,白菜、蘿卜、大蒜等銷路都還不錯,與往年比沒什么變化。
“去年胡蘿卜貴,批發一斤賣五六毛,今年一斤才賣一毛三到一毛五,菜農嫌價格低?!焙驴崎L并不贊同“滯銷”一說。今年的胡蘿卜已賣得差不多,而且由于胡蘿卜能存放,一些菜農便儲存起來,估計下雪后會漲價。
中牟縣一位農戶粗算了筆賬,種植一畝胡蘿卜,化肥、雞糞等成本投入要500元,畝產按6000斤算,每斤一毛五,能賣八九百元,賺不了多少錢。
“農副產品分大年,小年。我們觀察,豬肉是三年一輪回?!笔∩虅諒d運行調節處一工作人員說。資料顯示,大小年間,農產品需求彈性為15%,所以,當價格很貴時,要做的不是擴大種植,而是穩定面積,提高質量。菜農應按市場規律種植蔬菜品種,調整產品結構,接受價格有起有落的市場經濟規律。
胡蘿卜增產,咋會導致蔬菜滯銷?
省農業廳數據表明,2008年至今,全省蔬菜種植面積維持在2500萬畝左右。
采訪中,南陽、商丘、新鄉等地的菜農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蔬菜種植面積與往年比并無增加,白菜甚至還減產了,僅有胡蘿卜增產,不知為何別的菜咋也不好賣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