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東各產區沙糖桔逐漸進入上市高峰。果農在銷售柑桔時,往往會面臨許多風險:起伏不定的價格,變化多端的天氣,同時有時還會遇到少數果商刁難,他們采用各種手段,故意壓低價格,對柑桔質量挑三揀四,甚至吹毛求疵,無中生有,令果農大呼無奈。
今年沙糖桔價格不高,更多果商會提出苛刻要求。遇到這樣難纏的果商,果農該如何應對?為此,南方農村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經驗豐富的果農,為您支招。
先看果后再過秤
一句不行全不要
隨著近幾年沙糖桔的大面積擴種與不斷增產,加上今年收購價不高,果農的話語權越發降低,部分果商對柑桔質量要求也越發苛刻,
據介紹,在收果的時候,果農一般都會先挑一筐果給果商看,然后果商給出價格,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后果農開始摘果,最后過秤付款完成交易。但有的果商卻“出爾反爾”:在果農摘完果過完秤后,以果的質量不如看的時候好或者果的大小不一等借口要求壓價,如果果農不愿意,他便干脆全部不收。
云浮市云城區腰古鎮的孔先生就曾遇到過這類情形:“如果最終談不攏,只能降價出售或拉回去,但果已經摘下來了,拉回去不一定能馬上賣出去,果農不愿擔風險只好接受壓價。”
有的果商甚至在秤上做手腳。“前段時間發了十多車果子到四會賣,經他們過稱的數目每車幾乎都比自己稱的少100斤,多的時候能少300斤。”英德果農陸征瑞最近向記者反映。
果農對策:這類果商實際并不多見,不過一旦遇上,果農則無可奈何。隨著零散檔口的增多與沙糖桔種植地區的分散,加上今年提前訂果現象大幅減少,由果農拉果至檔口現場交易的現象將增多。一些果農建議,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不管是不是提前訂果,答應果商摘果就一定要收取相應訂金。對于果商在秤上做手腳的現象,果農也應留個心眼,謹防被“坑”。
摘夠訂金就走
重擬合同壓價
對于簽訂預售合同的果農,市場價格浮動較大,或者果價較低時,風險便會越大。有些果商會只摘夠訂果合同上約定的數量,或者摘夠所交付訂金的果,之后便不再收果,果農只好尋找其他果商銷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