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雙流的世達冬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鄢世德,前不久帶著雙流的冬草莓去了一趟法國,“在法國,我們的雙流草莓最高賣到20歐元一斤,最近又在跟一個國外客戶談,準備將批發價再漲兩元。”雙流冬草莓作為成都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遠銷法、韓、日、俄等國。據了解,從2009年至今,全市新增地理標注保護產品11個,總數達到22個,其中農產品19個,工業產品3個,名列15個副省級城市第1位,地理標志產品產值達56.64億元。
在雙流合江鎮,一個個大棚里,農戶正在采摘有機草莓。鄢世德告訴記者,雙流冬草莓的出口每年都在增加,出口量約占年產量的5%,主要面對國外高端市場,“今年2月,在巴黎的國際農博會,我們帶去了1000斤,10月在德國科隆世界食品博覽會,也有雙流冬草莓的影子。”
“純甜、口感好,還有巧克力味、奶油味。”雙流農發局的草莓專家干大木介紹,這主要取決于成都特殊的氣候環境,“成都冬季溫差不大,冬暖、少雨,適合草莓的生長。”據了解,2005年12月,雙流草莓獲得地理標志產品,年產量5萬多噸,有以“豐香”為主的10多個品種。“作為地標產品,大大提高了雙流草莓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成都晚報記者黃海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