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咖啡館是學校投資建設的教室。
一群在校大學生,利用學校教學樓,自主經營開著一家情調十足的咖啡館。昨日,在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學院教學大樓里,“輪值經理”梁曉卉和李方仁講述了他們的“商道”。
這間咖啡館名為“喜達飛”,設在教學樓一樓,是學院自創的品牌,面積240平方米,內設吧臺、大廳、卡座、日式包房、歐式包房、免費電腦等。咖啡館由學校投資30萬元建成,上個月正式開張營業。在這里,所有的經營都由學生完成,學院只安排一位老師做督導,這位老師曾是校外一家著名酒店的執行總監,被學校“挖來”。
建咖啡館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戰能力”。所以,這里每一位學生都要輪值各個崗位,每個人都要當一次經理,也要做一次吧員、服務員、迎賓員。
該院常務副院長郭沙介紹,這里的酒水價格較之校外的酒吧或咖啡館,便宜了很多,學生們的經營,一方面是維護日常開支,另一方面也是在上課。20名在這里“上班”的學生,打破了原有班級的限制。文化課方面,有專門的老師為他們講解諸如《盤存》、《營銷學》、《成功學》、《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控制》等實用性強的課程。每天下午1點到晚上10點,教學的地點就轉到了咖啡館。每個學生的分工不一樣,任務也不一樣,比如負責采購的會在老師帶領到市場購買原料,哪一家的東西性價比高,如何甄別原材料,這都是學問。
咖啡館被定位是“課堂”,所以這里的學生都不拿工資,學校每個月給他們部分“補助”。咖啡館盈利了,他們的“補助”就多,咖啡館虧了,學校買單。
從開業到現在,咖啡館一直都在盈利。梁曉卉介紹,咖啡館每天平均營業額在500元左右,最多一天可達2000元。
“在這里工作,我明顯感覺到壓力。”“輪值經理”李方仁說。之前,這位小伙子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實習了一年,主要做服務員和吧員,主要側重的是服務流程等方面。現在自己做了經理,要負責對企業的管理、員工的培訓及咖啡館的營銷等方方面面,責任很大。面臨如此大的壓力,他只有不斷借鑒、模仿校外的酒吧,同時也和老師積極溝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