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早勤通訊員王翠榮余維發自天門
天門借美食節吆喝“三蒸”
昨日在天門舉行的蒸菜美食文化節上,天門人再次全方位展示了天門蒸菜的魅力。天門請來相關領導在該市陸羽廣場為天下第一蒸籠狀元蒸揭幕,這個手工制作的大蒸籠,直徑2.8米,高1.5米,內盛八蒸168道菜,可供萬人同時品嘗。
此外,長達3000余米的天門蒸菜美食街也于昨日開街,以后不論是天門市民,還是外來游客,到了天門,都可來這里品嘗最為正宗的天門蒸菜。
最吸引眼球的是在天門帝苑酒店舉行的全國蒸菜技術大賽,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名選手參賽,進行一道主料為淡水魚的規定菜和一道自選菜的比賽。現場總共蒸出200余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本屆蒸菜節也是群賢畢至,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高炳義、盧永良親臨比賽現場,品評選手們的蒸菜,并評選出第二屆中國蒸菜美食文化節的特別獎、金獎、銀獎。
為擴大“天門三蒸”的影響力,天門還請來著名歌星費翔助陣。
昨日,第二屆中國蒸菜美食文化節在天門市陸羽廣場噴香開幕,來自各地的蒸菜烹飪高手在這里展示自己精湛的蒸菜廚藝。
今年,隨著天門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蒸菜之鄉”,“天門三蒸”的牌子越做越大,曾經聲名遠播的“沔陽三蒸”也不甘落后,成功地將“沔陽三蒸”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道蒸菜,引發了兩個江漢平原城市天門和仙桃的品牌之爭。
市民品嘗天下第一蒸蒸出來的菜
專家
天門和仙桃就像兩個兄弟,目前都是省直管市,都處于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兩市居民的口音、生活習慣都非常相似,飲食習慣更是沒有多大區別,蒸菜是接待客人必不可少的“當家菜”。
對此,鄂菜大師、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湖北經濟學院教授盧永良說:“天門三蒸”和“沔陽三蒸”原本是一家,都發源于江漢平原,兩地的蒸菜常被人合稱為“天沔三蒸”,由此可見,天門和沔陽(仙桃的舊稱)的蒸菜密不可分。
湖北烹飪協會一位工作人員說:“天門三蒸”和“沔陽三蒸”其實可以各自打自己的品牌,形成競爭的態勢,著力培育蒸菜產業龍頭,加快發展蒸菜產業體系,最終受益的是食客們,這樣也更有利于鄂菜的發展。
仙桃為“三蒸”申報省級非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