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浩浩通訊員王鴻輝)歲末往往是欠薪事件高發期。不過,記者近日在杭州東新街道勞動保障監察中隊采訪時,說起近期的欠薪案例,他們都說“講不出來”。
“轄區共有登記在冊的用人單位1229家,涉及職工1.9萬人。”該中隊首席監察員宋俏梅說。今年,東新街道以打造“零欠薪街道”為目標,把確保職工工資零拖欠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下城區外來務工人員公寓項目部,記者看到墻上貼著一張大大的建筑業農民工維權告示牌。告示牌上寫著項目名稱和地址,施工單位和項目經理的名字和電話,以及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投訴電話和地址。
宋俏梅介紹,依靠維權告示牌,他們得以及時妥善處理今年唯一一起涉及人數較多的欠薪案件。
岳某等19名四川籍農民工,在東新街道的某“城中村”改造農居安置房項目部做木工。工程做完了,他們準備回老家,卻發現包頭工玩失蹤,工資一分也拿不到。焦急萬分之時,他們想起工地上的維權告示牌,急匆匆趕到東新街道勞動保障監察中隊。
得知情況后,監察員立即聯系該工地項目部。原來,木工班組包工頭婁某拆東墻補西墻,把岳某等人的血汗錢發給湖州某項目的工人。監察員一邊穩定農民工的情緒,一邊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說明事件的嚴重性。最終,建設單位將19名農民工的25萬元工資款支付到位。
監察員有時還要充當企業和勞動者的“潤滑劑”。今年,東新中隊專門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室,監察員轉變角色,以勞動爭議調解員的身份及時介入疑難欠薪案件,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據統計,今年以來,東新中隊共處理舉報投訴案件103起,涉及金額51.3萬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