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智
美國財政部日前發布延遲已久的半年度匯率報告稱,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然而,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卻在報告中用長達5頁的內容來強調人民幣必須升值。筆者認為,這是典型的“打一棒子再給顆甜棗”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溫和逼迫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在其國內經濟復蘇艱難的情況下,美國仍不會放棄對中國的匯率大棒。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持續緩慢復蘇,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失業率依舊攀升。2011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到0.4%,第二季度gdp增長1.3%,上半年增幅為0.9%。美國商務部12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美國gdp環比增幅按年率計算增長1.8%,低于上個月首次修訂后的2%。尤其是失業沒有改善跡象,美國經濟低迷狀況將長期持續。加上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不會放棄利用“匯率”問題轉移國內注意力,弱化內部矛盾。
實際上,數據顯示,中美間貿易順差,并未因匯率升值而改變。同期美國的失業率也并沒有因人民幣升值而降低。
一直以來,美國始終用匯率政策打壓對手。其匯率政策的背后是美國要一直確保強勢美元的地位,這是戰后美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手段。只要美國意欲擴大出口、重掌亞洲,匯率政策都會是最有利的武器,日本就是一個證明。
可以預見,明年美國將繼續施壓,要求人民幣匯率升值和浮動,而且可能會變本加厲。但美國怎樣判定中國的匯率政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的匯率政策應該確保本國的利益。
從今年6月進一步推進匯率改革后,人民幣匯率彈性有了新的成長。從改革情況來看,中國對外貿易漸趨平衡,貿易順差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今后中國將繼續穩步推進改革措施,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提醒,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目的是以匯率升值和浮動擾亂中國的貨幣政策環境和金融穩定,削弱中國出口競爭力,制造中國經濟的泡沫化,并最終制造金融危機,以此遏制中國經濟增長。
由此,向松祚建議,中國應對上策是穩定匯率。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