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思李娜
看過電影《犬王》的網友,一定對影片中訓練有素的警犬記憶猶新,他們乖巧聰明、嗅覺靈敏而且力量奇大,能夠輕易地撲倒成年男子。那么,警犬是怎么訓練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樣子呢?昨日,記者走進位于鄭州北郊黃河南岸的市公安局警犬訓導大隊一探究竟。
隨著一扇厚厚的大鐵門緩緩打開,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1萬多平方米標準化訓練場。警犬訓導大隊大隊長徐金赤告訴記者,近年來,這里逐步完成了60間犬舍以及鑒別室、氣味庫等訓練場地的建設,并修建了警犬游泳池、訓練樓、大隊辦公樓等。“犬舍”在警犬隊大院西北部,是三排紅色小平房,每個小房間被鐵柵欄圍成一個小院,地面是水泥的,相當干凈,小院里有水管和飼料盆。每只犬都有自己的“一室一廳”。
大隊現有警犬41只,品種有德國牧羊犬、史賓格、拉布拉多、馬力諾、羅維納等,主要開展緝毒、搜爆、追蹤、鑒別、護衛等專業項目。
和警犬朝夕相處的,便是那些訓導員。在這里,流行一句話“不被警犬咬過,就不是合格的訓導員”。在日常高強度訓練中,幾乎每個隊員身上都有在撲咬訓練中不可避免地被犬咬所留下的傷疤。為了警犬,他們每天要給犬喂食,給警犬洗澡,洗犬舍等。他們既是警犬的主人,又是警犬的醫生。
警犬訓導大隊現有民警和訓導員21名,不但有多年從事刑事偵查、破案經驗豐富的刑偵民警,也有招自省公安院校和鄭州獸醫院校的優秀畢業生。
訓導員是怎么訓練警犬的呢?據了解,在日常訓練中,警犬訓導大隊建立了科學的訓練機制,制定了周密的訓練計劃,包括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和年計劃。同時,還實行“一日四訓練”制度,選擇一天中的四個不同時段在黃河灘、附近農村、商場進行追蹤、搜索訓練。在訓練場,記者看到,穿著厚笨綠色防護服的助訓員被數十頭警犬撕咬著不放,讓記者看得膽戰心驚。撲咬訓練結束后,訓導員小梁帶著他的警犬開始單練。隨著他的不同口令和各種手勢,警犬或坐、或臥、或吠、或靠、或前進等。
刻苦的訓練,帶來了赫赫成果:2007年12月,在公安部舉辦的全國首次警犬技術實戰技能考核中,鄭州市公安局警犬訓導大隊取得了全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2008年,大隊帶犬民警宋寧、王四磊和袁敏經過公安部南昌基地的層層選拔,進入奧運會警犬安檢團隊,并分別獲得一等功、河南省警犬使用先進個人和三等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