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余杭區《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規范》正式實施,這是全國首個關于農村社區管理的地方標準。
余杭區民政局局長周虎勇介紹說,《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規范》對涉及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的17項內容進行了標準化規范,其中包括:服務宗旨、場所、人員、受理、方式、辦結等等。
比如,每個農村社區建立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面積要在1000平方米以上;文體中心每周要開放48小時以上,周六周日必須開放;工作人員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采用規范的社區服務用語;每日每人每事都要記錄在《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工作站日記本》;老百姓來辦事,一般情況下5個工作日內辦完,辦完后都要建立社區服務辦結反饋表等等。
余杭區目前有188個農村社區,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余杭區內城市社區、撤村建居社區、農村社區三種社區形態并存。但農村社區因為沒有相關的服務規范標準,老百姓辦事沒頭緒,對社區工作人員的管理也比較亂,隨意性非常大。因此,從2007年開始,余杭區申報了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活動。
本報記者朱楊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