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剛剛成立不久的中航貴州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將“山鷹”這個名字從大山推向了世界,“山鷹”高教機順利通過設計定型。回想起“山鷹”高教機從研制生產到設計定型之路,貴飛人的心中起伏難平,激情澎湃:在“山鷹”的身上,凝結了貴飛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匯聚了貴飛人無窮的智慧和團結的力量,“山鷹”高教機的研制不僅創造了航空史的奇跡,也賦予了貴飛職工別樣的深情。
創新設計開啟貴州航空工業新起點
時光推移至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軍裝備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空軍急需一種較殲教7性能更先進的新型高級教練機。
當時,在貴航集團公司的領導下,貴航所于1990年起對美、俄、英、法等國家戰斗機飛行員的訓練體制及其教練機狀況和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分析,結合國情于1992年5月提出新型高級教練機的起降性能在殲教7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氣動布局既改機身又改機翼的設想,并向上級有關領導作了匯報。1993年進行了機翼選型試驗和進氣道與發動機匹配理論計算。1995年進行了新型高級教練機方案論證并編制了第一份論證報告。1997年進行了機載設備選型。1998年進行了綜合航電等機載設備方案論證。1999年組織了新型高級教練機技術評審會。2001年1月21日,在貴航集團公司董事會上,與會領導們果斷決定將研制“山鷹”高級教練機列為貴航集團的“一號工程”。在國家尚未立項的情況下,開始自籌資金立項研制。
2001年12月3日,貴航所召開了大干“山鷹”高教機全所動員大會。從這一天起,貴航所人燃起了大干“山鷹”的激情:全所設計員和管理干部在本所自辦的臨時食堂集體用餐,開始實行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1個小時的“611”工作制,拉開了大干“山鷹”高級教練機的序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貴航所以不足200人的設計隊伍,采用“三管”(先進設計手段、并行工程原理、挑戰人體極限)齊下的方法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的一個奇跡,“山鷹”高教機也憑借自身的幾大優勢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
“山鷹”高教機采用了高升阻比雙三角翼氣動布局,具有良好的起降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