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30日上午9:00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召開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
[袁貴仁]在使用上,在我們常說的要保運轉,要保工資,保安全的基礎上重點要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做到四個“傾斜”。
一是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多年來,中央領導和各個部門都非常重視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改革發展的支持,應當說在這一點上大家是有共識的,是有感情的,工作也是有力度,有成效的,但是從現實狀況看,上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還是相對比較落后,和發達地區差距明顯。因此,應當肯定我們這些年的成績,但對我們的工作成效不能估計過高,教育扶貧任重道遠,還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支持下去。
二是要向農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傾斜。為了教育事業的協調發展,規劃綱要部署了八類教育,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加上繼續教育六類構成了終身教育,還特別重視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這些都需要統籌兼顧,在經費的投入上有一個科學的、合理的比例。從我們的實際測算看,從這八類教育的發展需要看,也參照國際上的一般管理和平均水平,我們職業教育、學前教育投入的比例還是偏低,應當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和學前教育的投入。學前教育投入中央已經作出安排,現在需要落實;職業教育投入還需要從長計議,深入研究。我這里還要特別提到義務教育,盡管我們已經實現了全國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但是義務教育作為國家依法統一組織實施的免費、普及、統一的教育,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義務教育我們經常講的是“量大、面廣、線長”。我們國家有2.6億學生,其中小學生1億,中學生1億,大學生和學前教育學生各3000萬。義務教育我們有1.5億學生。盡管我們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應當說鞏固和提高仍是重要任務,特別是剛才永新同志提到的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仍然需要擺在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位置,農村義務教育仍然要擺在優先考慮的地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