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臨沂市以深入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大討論"活動為動力,堅持"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服務新農村"戰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精神,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農機化整體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農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891萬千瓦,比上年增加28萬千瓦;全市拖拉機保有量40萬臺,各類配套農機具57萬套,聯合收獲機達到9112臺;小麥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98.2%,水稻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83.9%,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73.6%,在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小麥秸稈還田、花生收獲和薯類收獲機械化等方面都實現新突破;全市農機經營總收入達到37億元,利潤總額達到5.3億元。全市80.6%以上的農業勞動量由機械承擔,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農機補貼政策高效惠民。2011年,該市共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0110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比去年增加1950萬元。全市補貼資金順利落實,效益顯著。共補貼農機具4.1萬臺,受益農戶3.47萬戶,完成購機總額3.4億元,帶動農民直接投入2.34億元。其中,購置免耕播種機546臺,玉米收獲機394臺,深松機245臺,小麥收獲機986臺,動力機械1.51萬臺,其它各業機械2.39萬余臺。全市新式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特別是玉米聯合收割機、小麥免耕播種機等機具得到迅猛發展,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是三夏農機生產圓滿順利。三夏作業高峰期間,日上陣各類農業機械達21.7萬臺,其中大型聯合收割機達9380余臺,引進外省市聯合收割機1890余臺,小麥機械收獲面積532.2萬畝,機收率達到98.2%。全市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近8300臺,出省作業的2670臺,跨區作業面積680萬畝;全市小麥機收作業總收入2.1億元,其中跨區作業收入8060萬元;機械化播種玉米272.3萬畝,機播率達到90.1%;完成水稻機械插秧16萬畝,達到歷史新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