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在經濟轉型迫切要求下,價格改革要與體制、財稅等配套改革措施同步
隨著天然氣價格改革的試點,明年成品油價格改革將“破冰”,而煤炭和電力之間的價格聯動機制改革也有望進一步提速。
資源產品價改再成重點
本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決定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多年來一直進展緩慢的天然氣價格改革終于邁出實質性一步。業界認為,按照國家發改委對明年工作的安排,天然氣價改試點吹響新一輪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前奏。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全面改革資源稅制度”、“完善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被重點提出。而隨后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亦提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試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制度,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出臺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推進水資源等收費改革,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制度”。
不僅如此,在年初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就將深化資源價格改革與環保收費改革并列提出,在具體做法上,包括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推進環保收費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資源環境產權交易機制三大方面。
業界認為,這表明我國能源改革將加速推進。就在今年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后不久,國家發改委就有了動作: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稱,決定在廣東省、廣西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
業內人士稱,此次天然氣改革采取模擬市場辦法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更多是一種嘗試,改革至少明確了天然氣市場定價的改革方向,從長遠看對理順天氣定價機制做了有益的嘗試。
成品油價改或將“破冰”
有消息稱,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大致成熟”的方案。但鑒于國際油價趨勢,發改委內部態度趨于謹慎,價改新方案何時出臺還面臨不確定性。消息同時稱,油價改革將在現有機制框架內做出“微調”,主要集中在縮短計價周期、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等幾方面。而調價周期縮短是其中之一。按目前掌握的信息,新機制將會把現有的22個工作日調價周期明顯縮短,其目的是讓調價頻率更高,使國內油價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油價的漲跌變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