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全球貨幣政策是一部波瀾起伏的“情景劇”。而關于2012年的“劇情發展”,無論是“劇中人”、“劇評人”還是“觀眾”都有一個毫無爭議的預期“寬松”。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迎來金融危機后的最好時光。其中,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提速,美國和歐洲企業屢報佳音,美歐股市均恢復至金融危機前水平。在一片“鶯歌燕舞”中,美聯儲如期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qe2),而歐洲央行堅決兩次加息。新興經濟體繼連續兩年引領全球經濟復蘇后,今年上半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但由于內外需旺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通脹壓力日益沉重,使得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加快。
進入下半年,因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升級,美國曠日持久的減赤談判使其債務風險敞口充分暴露,全球經濟的“劇情”開始發生轉折。隨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標普下調事件將此“故事”推向“高潮”。在今年最后三個月時間里,歐債問題則使得全球經濟前景籠罩著失望感和迷茫感。
受此影響,全球貨幣政策立場出現“急轉彎”,美國通過“賣短買長”操作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定向調倉,并將超低利率期限承諾數次延長;歐洲央行兩次降息,短短8個月后將政策立場“打回原形”;英國和日本擴大量化寬松規模。新興市場方面,緊縮陣營“潰不成軍”,并在年底徹底地將立場轉向“再寬松”。
年末歲初,各方機構的年終總結和明年展望紛紛出爐。歐債問題的長期化及其導致的全球經濟較長時期低迷成為了各界共識。在此背景之下,全球貨幣政策至少在短期內將維持寬松立場,直至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化、解決歐債危機有短期舉措和長期制度建設并行不悖的合理方案。
美國經濟發展和美聯儲的政策動向是各界關注重點。美國經濟今年低開高走,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0.4%、1.3%和2%,最近數月的數據也顯露出美國經濟增長動力在加強。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在年底進行資產配置調整,即開始增持美股和高收益債券等風險資產,同時適當削減高質量債券如美債和高評級債券的倉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