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0日報道:臺灣《工商時報》30日發表社論說,2012年的全球經濟可用“混沌”加以定調,由于存在多個不確定因素而變得難以預測。因此,隨時掌握可能觸發經濟偏離原來軌道的關鍵因素,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質言之,2012年存有歐債危機加深、美國經濟不如預期等不可忽視的風險因素。
文章摘編如下:
2012年的全球經濟可用“混沌”加以定調,由于存在多個不確定因素而變得難以預測。因此,隨時掌握可能觸發經濟偏離原來軌道的關鍵因素,就顯得格外的重要。質言之,2012年存有歐債危機加深、美國經濟不如預期等不可忽視的風險因素。
就歐債危機加深而言,它將受到三個以i為開頭的英文字所左右,分別是indebtness(債務沉重負擔)、insolvency(債務不履行)以及illiquidity(流動性不足)。目前,各預測機構發布2012年經濟成長預測時,能夠掌握到的僅有indebtness對經濟的影響,亦即歐元區各國特別是piigs國家債務過高,在2012年勢必會推出各種嚴苛的財政節約措施,將挫低歐元區經濟成長動能,并透過貿易管道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剩下兩個i則非這些機構能完全掌握。
具體地說,由于piigs國家債臺高筑,加以歐盟高層處理歐債問題牛步化,市場對這些國家債務不履行的擔憂日益升高,造成該等國家公債殖利率異常飆高。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公債是其在貨幣市場提供的重要擔保品,在殖利率飆高下,其融資的困難度將大幅提高,極易形成信貸擠壓問題,并引發市場流動性不足;公債亦是金融機構的重要資產,殖利率飆高將弱化其資產質量,致其無法滿足資本適足率的要求,進而加大信貸擠壓程度,并沖擊經濟。2012年piigs國家到期的債務將是近年來最高,屆時若無法順利重發新債,勢將加劇市場對這些國家債務不履行的擔憂,從而惡化流動性不足問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piigs國家的到期債務約5,715億歐元,其中約有2,272億歐元集中在2至4月。屆時將是債務不履行以及流動性不足威脅的高峰,歐盟處理稍有不慎,恐將引發嚴重金融危機,致影響全球經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