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2月30日報道:(記者王曉明)“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吉林省白城市的真實寫照。利用風能,幾年來,白城風電產業蓬勃發展,僅2010年就開工建設風電項目10個,規模達175萬千瓦。
吉林省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瞄準國際技術發展前沿,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和產業發展趨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計劃,強化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努力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今年吉林省89個重點示范項目正在抓緊建設,新能源汽車實現量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41.9%。據了解,今年吉林省滾動實施100萬噸秸稈糖、萬噸級工業用碳纖維及制品、新能源汽車等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工程。長春大成集團千噸級秸稈制糖生產線已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產,大成集團副總工程師齊紅彬說,生產1噸糖只需2.5噸玉米秸稈,玉米秸稈按每噸600元收購,2.5噸為1500元,加工制造費用2000元,秸稈糖的成本為每噸3500元,較玉米更具有成本優勢。
我國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年產5000噸碳纖維原絲生產線,日前在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產,破解了長期制約我國碳纖維材料國產化技術“瓶頸”,為碳纖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原料基礎。如今吉林市正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碳纖維產業集群。中油吉化、中鋼江城碳纖維、吉林碳谷、吉研高科等企業累計投資近30億元,一大批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吉林省省長王儒林在29日召開的吉林省經濟工作會議上說:“明年將繼續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計劃,提高產業層次,搶占發展制高點,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力爭實現3800億元,增長25%以上。”
同時傳統的優勢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工業經濟仍將延續“三足鼎立”格局。吉林省要求,要加強省內汽車零部件配套,配套率提升1.5-2個百分點,力爭明年整車產量達到180萬輛;石化產業要努力克服市場需求下降、產品價格回落等因素影響,進一步擴大產能,確保吉化40萬噸abs、32萬噸苯乙烯等項目竣工投產;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推動長春大成百萬噸化工醇等項目建成投產,扎實搞好中新食品園區建設。
此外,吉林省明年還將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建設,推進一汽新能源汽車實現小規模量產;支持吉林市建設國家級碳纖維產業基地,推動t700級碳纖維研發和產業化,實現碳纖維產業規模化生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