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147”的紫砂壺,限量發行2000個。
丁文鈞對每一件紫砂器物都愛不釋手。
丁俊暉的臺球事業也被父親“融入”到紫砂壺中。
父子合作完成的名為“一桿到底”的紫砂壺,壺上有丁俊暉的簽名。
丁文鈞使用的紫砂器物材質純正,經過名家點化即為佳品。
丁俊暉父子之間,臺球并不是主要話題
本專題策劃
本報記者張順亭
本專題撰文/攝影
本報記者孫嘉暉
儲水缸、茶葉罐、茶壺、煙灰缸、雜物盒……擺在丁文鈞面前的諸多器物均是紫砂作品,他的工作室里的紫砂藏品更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如果說兒子丁俊暉是他的第一件“精品”,那么紫砂壺則是老丁正在制作的第2件“精品”,有小丁簽名相助,以臺球為主題的“一桿到底”、“追求壺”、“圓滿壺”和“海納百川”4款紫砂壺已經出爐。老丁說,臺球早已不是父子倆的對話主題,紫砂壺成為“父子兵”之間新的紐帶。在老丁看來,每一件紫砂作品都被賦予了生命,如同當初帶著兒子南下廣東打拼8年一樣,他看準的事情就要做到底、做到完美,而他的臺球主題4件套紫砂壺,似乎也為丁俊暉的職業生涯指明了方向在4次完成“一桿到底”147滿分桿后,繼續“追求”,世錦賽奪冠才算“圓滿”,而后方可謂“海納百川”。這就是老丁和小丁的紫砂人生。
這是中國人的紳士文化
1957年,丁文鈞出生在蘇州,13歲被下放到宜興,19歲來到丁山,也就是他現在居住生活的地方?!?976年~1985年,(我)整整十年都在做陶瓷,那時候很苦,你們現在都無法想象。”老丁深吸了一口煙,然后擺弄著面前的紫砂茶具,開水、泡茶、沏茶,動作熟稔得很。每每回憶起這些陳年舊事,老丁總是感慨萬分,“后來,我調到供銷社呆了幾年,然后開始做個體?!?/p>
1998年,丁文鈞帶兒子丁俊暉南下廣東,這次云游學藝持續了8年之久,背井離鄉、寄人籬下,唯一支撐父子倆的就是成為臺球世界冠軍的信念?!拔椰F在又回到了宜興,我是屬雞的,雞扒嘛,扒一點吃一點,勞碌命。”老丁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丁文鈞說,以前做事是為了生計,現在做紫砂純粹是樂趣。聊得興起,老丁還向記者提起一段風水先生為他看手相的往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