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東縣的群眾足不出村,便可在村農業保險服務點領取保險金。
韋文孟攝
廣西田東縣許多農村都設有自動取款機,群眾辦理金融業務十分方便。圖為銀行員工在教農民如何使用取款機。
韋文孟攝
廣西田東,偏隅西南,卻扼出海要道,在我國邊陲牽引時代風云變幻。
在這里,吹響革命號角的百色起義,打響了第一槍。
在這里,方興未艾的農村金融改革,豎起了一面旗幟。
田東縣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的關懷指導下,成為全國唯一的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縣。
12月16日,廣西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正式授予田東縣“信用縣”的牌匾,田東成為廣西首個“信用縣”,也是全國首個以社會信用聯席會議名義命名的“信用縣”。
百色市委常委、田東縣委書記王西冀說,我們不能滿足于這點成績,要自覺擔負起為全國破解農村金融服務難題積累經驗的歷史重任。
“田東現象”
金融工具飛入農民家,貸款發放縮至一天
2008年12月10日,吳邦國作出“以田東縣為試點,破解農村金融服務難題”的重要批示。
隨即,田東拉開了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序幕,給田東農村帶來了“蝶變”。
銀行卡、自助銀行、柜員機、“商易通”電話等這些看起來離農村很遙遠的東西,如今“飛”入了農村尋常百姓家。
不光硬件改變了,軟件也及時跟了上來。
據悉,田東縣政府與人民銀行百色市中心支行合作,自主開發《農戶信用信息采集與評級系統》。據田東縣縣長王軍介紹,截至今年10月,系統共建立農戶信用檔案7.99萬戶。已評定信用戶4.08萬戶、信用村88個、信用鄉(鎮)7個。
“信用就是能當錢使!”在田東縣城開個時服店的個體戶騰玉妹深有感觸。由于信用記錄良好,日前,她再次向田東縣農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不用任何抵押,該行很快就貸款給她10萬元。
祥周鎮九合村一蕉農曾向田東某銀行貸款3萬元,之后沒按時付利息。今年8月,貸款到期,他也沒按時還清貸款。近日,他向許多商業銀行申請貸款,因為有不良記錄而四處碰壁。他嘆息道:“都是不講信用惹的禍,自作自受,能怪誰?!”
在田東,廣大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正享受著看得見、摸得著的農村金融改革帶來的一籮筐便利和實惠。據介紹,田東農村信用評級工作實現了全覆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