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2月30日報道:(記者曹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與寧夏首府銀川市相距330多公里,而通過遠程醫學影像會診系統,位于銀川市的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專家為在原州區醫院住院的黃俊文成功會診。
家住原州區清河鎮的黃俊文被診斷為肺結核,然而住院期間,他的癥狀時好時壞。為此,原州區醫院將他的病歷信息上傳至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專家會診后回復意見為肺部感染。原州區醫院按照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治療,療效顯著。
“以往遇到類似疑難病情,要么按原方案繼續治療貽誤病情,要么病人到大醫院診治,這無疑將花費更多費用。”寧夏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葉旭說。
葉旭介紹說,當前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與群眾健康需求還有一定差距,一些鄉鎮衛生院只有10萬到30萬元不等的基本設備,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學歷層次較低,基層醫療機構與城市大醫院之間缺乏醫療信息傳播,農村群眾很難得到大醫院專家的服務。
為此,2007年10月,中國衛生部、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等在北京啟動了寧夏農村醫療信息化試點項目。
這一項目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實現醫療資源共享,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目標。項目投入1000萬元,在寧夏原州區和青銅峽市先期試點。
和寧夏一樣,近年來,中國一些省區先后試點了遠程會診,以緩解基層醫療資源不足和群眾看病難。云南遠程醫療平臺已在國內累積提供遠程門急診、遠程會診、遠程監護、遠程診療、遠程病理讀片和診斷、雙向轉診等服務61萬余例次,確診率高于98.4%。新疆、河北等地也逐步推廣遠程會診系統。
“遠程會診使基層醫院能實現與專家直通,專家接到會診信息及病人相關資料在較短時間內就會做出診斷,使患者不出遠門就能享受一流醫學專家的診療服務,從而減少了誤診和漏診。”寧夏吳忠市青銅峽市人民醫院院長張永興說。
有關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寧夏各試點機構順利實現了拍片數字化、數據信息化,4家村衛生室、7家鄉鎮衛生院、6家縣醫院和一所自治區級綜合醫院安裝了遠程醫學影像會診系統,累計x光檢查5.6萬人次,上傳遠程會診病例4193例,切實滿足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需求,提升了其服務和診療水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