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011年的最后一周,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繼續放空操作,延續了在此領域“歷史上最寬松的一年”的特色。然而市場人士認為,資金緊張的狀態并沒有因此有實質的緩解。在多重背景下,存款準備金率有隨時可能下調,最快或在2012年春節之前。而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加息基本已無必要。
公開市場操作年尾放空
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130億元,包括3個月央票20億元、1年期央票10億元和100億元的28天正回購。本周二,央行也僅地量發行了1年期的央票且未進行正回購操作。周四,央行也暫停了例行的3月期的央票發行,并且未進行正回購操作。
而從本周一開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就一路從4.1842%上升至周四的5.3891%,表明各家銀行都在為過年資金忙活。
業內人士指出,這標志著2011年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全部結束,2011年成為了公開市場操作歷史上最寬松的一年,全年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資金3.89萬億元,但同時也向市場投放了5.8萬億元的資金,因此共計向銀行體系注入了1.9萬億元的流動性,較2010年增加了114%。
存準率隨時可能下調
2011年年內,國內貨幣政策緊縮,總共上調3次基本利率,并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使得銀行普遍對資金呈現饑渴狀況。這直接導致了央行頻頻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進而向銀行間市場釋放流動性,以此緩解銀行資金緊張局面。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央行決定從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但資金面緊張狀況并未得到徹底緩解。
業界分析,由于外部環境上歐洲央行、澳洲聯儲、挪威央行都已降息,中國內部gdp、cpi、ppi、pmi、m2等指標都已掉頭向下,11月cpi為4.2%,通脹壓力有所減緩,考慮到銀行和企業銀根均偏緊,外匯占款呈負增長,同時,存款準備金率“超調”使央行為此承受著高昂的利息成本等因素,存款準備金率有隨時可能下調,最快或在2012年春節之前。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認為,中國經濟在二○一二年增速放緩是必然趨勢,相信明年會比較多動用存準率的手段。但是她指出,而明年連續幾次下調存準率不意味政策轉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