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24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24省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城鎮新增就業將超1200萬人
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到年底預計在1200萬人以上,超過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前的最好水平,創歷史新高。這是記者從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說,到年底,全國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20萬人以上,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0萬人以上,都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低于4.6%的控制目標。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萬人。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加大,1700多萬人次接受各項政府補貼職業培訓,并得到職業技能鑒定服務。
在就業數量持續增加的同時,全國還有24個省份在年內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全國27個省份發布了2011年度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多在14%以上。勞動監察部門為129.2萬名農民工補發被拖欠工資及賠償金29.4億元。
尹蔚民說,2012年就業目標是,確保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失業人員再就業50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保持就業局勢穩定。圍繞這一目標,明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特別是做好應對經濟增速放緩對就業影響的政策儲備,并進一步完善發展服務業、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將建立完善以實名制為基礎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制度。(記者白天亮)
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外的憂慮
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外的憂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29日說,全國共有24個省份年內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12月29日新華網)
能在2011年年底看到這樣的新聞,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還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對很多底層勞動者來說,平均22%的最低工資增幅,是實實在在的“安身立命”的真金白銀。這幾年,國內最低工資標準調整頻頻,相關方面的努力值得稱贊。
但是,且不說最低工資能否全部及時足額兌現,即便是在調整后,面對增加的生活成本,各地的最低工資仍并不嫌高。比如,在陜西,調整提高后四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準是每月790元。即便是在北京市,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每月也才1260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