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12月31日報道:(劉家宇)記者31日從天津濱海旅游區獲悉,由天津濱海新區與臺灣臺中縣大甲鎮瀾宮合作興建的全球最高媽祖像,經過4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已在靠近渤海灣的天津漢沽灘涂海域拔地而起,建設工程基本完工。
31日,記者來到位于漢沽營城鎮的媽祖文化經貿園施工現場。盡管已是數九寒天,但這里的填海造陸施工仍在緊張進行;矗立在海中“人工島”上的媽祖像,在冬日清晨的薄霧中若隱若現。
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媽祖像建成后,還要修建道路等配套設施,到明年夏天,游客、信眾就可以登島近距離地參觀、祭拜媽祖了。
據了解,2007年開工建設的媽祖文化經貿園,占地750畝,全部填海造陸而成,總投資約40億元人民幣。項目分為兩期,一期工程除矗立高達42.3米的媽祖像外,還將建設媽祖廟、媽祖閬苑、禪居會館等;二期工程重點建設商住大樓、民藝大街、節慶廣場、臺灣美食廣場、津臺文化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等。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表示,媽祖文化起源于福建,是海洋認知的共通性讓其在天津落地生根,并成為天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羅澍偉說,“這尊媽祖像由兩岸合作興建,承載了兩岸民眾對安祥平和生活的共同期盼,亦是對兩岸地方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生動詮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