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墾利縣緊緊抓住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疊加實施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高效、品牌漁業,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促進了全縣海洋漁業經濟發展。全年累計完成水產品產量13.15萬噸,實現水產品產值2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2.41%、11.36%。
一是抓產業。強力提升漁業產業化水平,大力發展國家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優質魚產業項目,2011年總投資3790.84萬元元,開發養殖面積10000畝,新建標準化養殖池83個;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全縣市級以上漁業龍頭企業達到6家;全縣漁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5家,輻射帶動漁戶2500多戶;建成無公害水產品基地17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處,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5處,輻射帶動養殖面積24萬畝。
二是抓推廣。針對轄區養殖環境特點和養殖品種組成,總結生產經驗,探索多元化養殖模式,注重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與應用,積極推廣黃河口大閘蟹大規格養殖技術、海參健康養殖技術等,以“五新”推廣提高漁業發展質量。墾利縣海參養殖面積已達9萬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灘涂養殖片區,黃河口大閘蟹養殖面積40萬畝,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河蟹養殖產地。
三是抓服務。加大培訓投入,擴大培訓受眾,開展橫向合作,通過舉辦培訓班,技術員包片指導,服務熱線現場解答、邀請相關專家舉辦講座,利用遠程平臺等多種方式促進科技培訓見實效,給漁民提供心貼心的服務。今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0期,培訓學員1800多人次,發放養殖技術宣傳材料4000余份,大大提高了科技在漁業生產中的貢獻率。
四是抓品牌。加大對黃河口大閘蟹、黃河口海參等名優水產品的宣傳推介力度,積極組織轄區內的漁業企業、合作社、購銷大戶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組織相關企業參加了在香港、福州、煙臺、成都、該縣農展會等博覽會,全面打響“黃河口水產”品牌,提高當地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黃河口大閘蟹成功躋身“全省十大漁業品牌”和“中國十大名蟹”行列,永安鎮被評為“中國大閘蟹之鄉”。
五是抓質量。狠抓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對養殖生產過程中漁藥、飼料、食品添加劑等投入品的監管力度。今年共抽檢大閘蟹、對蝦、梭子蟹、貝類藥殘樣品55個,合格率為100%。共進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16次,培訓人員8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確保了全年水產品質量安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